發布者:冷拉管|精拉管|異型管|冷拔管 |
藍天保衛戰對鋼廠異型鋼管廠家影響簡評6月27日,國務院公布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公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本計劃明確指出了設計區域,負責情況。
涉及區域及對應產能
主要區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以下稱重點區域)為重點,持續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強化區域聯防聯控,狠抓秋冬季污染治理。
較去年新增了長三角地區及汾渭平原中的陜西省。
重點區域范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唐山、邯鄲、邢臺、保定、滄州、廊坊、衡水市以及雄安新區,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市,山東省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河南省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市等;長三角地區,包含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汾渭平原,包含山西省晉中、運城、臨汾、呂梁市,河南省洛陽、三門峽市,陜西省西安、銅川、寶雞、咸陽、渭南市以及楊凌示范區等。
去年是2+26城市,2城+4省,而今年3城+8省,今年的環保影響范圍擴大。
從產能對比來看今年預計鐵水產能約5.8億噸(剔除淘汰產能,按影響市細則對應計算),較2017年采暖季限產產能大幅提升45%。分品種來看,本次藍天保衛戰影響螺紋產能約1.4億噸,較去年采暖季增56%;熱卷產能約1.43億噸,較去年增37%;帶鋼產能約0.67億噸,較去年增10%;中板產能約0.38億噸,較去年增28%。從上述對比可以看出,今年影響量均出現大幅提升。
本次影響時間
本次公布的“藍天保衛戰”相當于3年計劃,并不像2017年時候出現的僅采暖季期間嚴格限產,這就意味著后期向環保常態化,限產常態化趨勢邁進。而且國務院明確規定要加強空氣預警聯動,在2019年前實現7—10天預報能力,省級預報中心實現以城市為單位的7天預報能力,并開展環境空氣質量中長期趨勢預測工作。這也就意味著后期各地的環保限產政策很可能根據空氣預測監測的預估結果進行限產。
而對于秋冬季情況,本次也明確規定,對以上公布的重點區域進行秋冬季攻堅行動。制定并實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減少重污染天氣為著力點,狠抓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聚焦重點領域,將攻堅目標、任務措施分解落實到城市。各市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督促企業制定落實措施。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要以北京為重中之重,雄安新區環境空氣質量要力爭達到北京市南部地區同等水平。
排名方法
本次保衛戰,加強環境信息公開力度,擴大國家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范圍,包含重點區域和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等地區的地級及以上城市,以及其他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依據重點因素每月公布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幅度最差的20個城市和最好的20個城市名單。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公布本行政區域內地級及以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鼓勵對區縣環境空氣質量排名。各地要公開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及應急措施清單,及時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提示信息。
排名范圍的擴大,包含了歷年的輕污染及環保優良地區,按照前20及后20排名方法,意味著鋼鐵產量重鎮的環保力度會較歷年更大。